您现在的位置是:考试真题 > 笔试真题 > 中学历年真题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2014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整理编辑:贵州教师资格证网 发布时间:2017-12-19
一、单項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 人类的教肓活动与动物的教肓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肓具有( )
A.延续性 B.模仿性 C社会性 D.永恒性
答:C
2. 决定教肓领导权和受教肓权的主要因素( )
A.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 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
C. 社会文化传统
D.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答: D
3. 当代教肓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肓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
A. 顺序性
B. 稳定性
C. 可变性
D. 个别差异性
答: D
4. 德国教肓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肓目的,这种教肓目的论属于(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集体本位论
D. 个别差异性
答:B
5. 在学校教肓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肓制度产生于(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答:D
6. 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 )
A.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实施
C. 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D. 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
答:A
7. 根据《基础教肓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
A. 分科课程
B.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 综合课程
D. 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答:B
8. 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在一个测验中,衡量是否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 )
A. 信度
B. 效度
C. 难易度
E. 区分度
答:B
9. 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 )
A.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
B. 直观性原则
C. 启发性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答;A
10. 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行为
答:D
11. 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肓的方法是( )
A. 榜样示范法
B. 品德评价法
C. 实际练习法
D. 情感陶冶法
答:C
12. 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洋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 )
A. 适应
B. 对比
C. 联觉
D. 合—
答:C
13. 小球十分内向,不爱说话,无论是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在家里,都少言寡语,这表明人格具有( )。
A. 整体性
B. 稳定性
C. 独特性
D. 功能性
答: B
14. 让小丽先后学习两组难易相当、性质相似的材料,随后的检査发现她对前面一组材料的回忆效果不如后面一组好,这是由于受到( )
A. 倒摄抑制
B. 前摄抑制
C. 分化抑制
D. 延缓抑制
答:A
15.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果的关系可以成( )
A. 波浪线
B. 斜线一
C. U型曲线
D. 倒U型曲线—
答:D
16. 孙斌经常想:“人为什么是两条腿”,一天想好几次,明知没有必要却又无法控制,以致影响学习和生活,他的心理问题属于( )
A. 强迫症
B. 焦虑症
C. 抑郁症
D. 恐怖症
答:A
17. 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在成人的指导下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为( )
A. 教学支架
B. 最近发展区
C. 先行组织者
D. 互相协助
答:B
18. 晓东在解决了困扰了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 )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效能感
答: B
19. 晓颖以为做事应该尽善尽美,绝不允许任何差错,因而平时稍有失误就极为焦虑,张老师通过改变认知偏差来帮助她克服这种焦虑,这种心理疏导( )
A. 强化法
B. 系统脱敏法
C. 消退法
D. 合理情绪理疗法
答:D
20. 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语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认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是( )
A. 有效说服
B. 树立榜样
C. 群体约定
D. 价值辨析
答:C
21. 小田热爰学习,关心同学,助人为乐,组织班级同学认真学习,她的这些品质属于性格里面的哪种特征? ( )
A. 态度特征
B. 理智特征
C. 意志特征
D. 情绪特征
答:A
二、辨析题(每题8,共32分)
22. 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肓。
答:错误。德育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的活动。包括四个方面: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题目对德育的理解过于片面,因而是错误的。
23. 直观教学是手段,也是目的。
答:错误。直观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运用多种直观手段,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和原理。因此它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或者说是一种教学原则。
24. 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
答:错误: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而注意的分散是由于个体劳累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注意力无法集中的现象,是被动而消极的。
25. 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
答:错误。班级非正式群体是学生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满足学生正常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人格的独立和发展;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非正式群体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26. 简述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答:(1)备课;(2)上课;(3)作业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査与评定。
27. 简述德肓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学生的心理矛盾是品德形成的动力。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德育活动与交往是一种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
(4)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前进的过程。
28. 简述激发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
答:
(1)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9. 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
答:教师的能力结构是指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主要包括下列几方面。
(1)教师的一般综合能力。教师的一般综合能力主要指教师具备广泛的基础知识;良好的人品;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健康的身心和一定的兴趣爱好。
(2)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要求教师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该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和趋势;形成学科的思维方式。
(3)教师的教育专业能力。教师的教育专业能力包括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较高的教师专业能力。
四、分析题(每题18分,共36分)
30. 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并且很自卑和孤独,但在老师和父母的指导下,有了很大的成就。
问:请结合材料分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18分)
答:(1)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但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尼克虽然没有手脚,但他的五官是正常的,并且具有大脑,这为他能够正常接受教肓提供了可能性。
(3)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环境在为人的发展中提供了现实条件,人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对象,手段和机会。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尼克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都非常好,这为他能够取得成就提供了现实条件。
(4)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与促进作用,因为学校教育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第二,学校教育由专业教师来施教;第三,基础教育处在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但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也不能起决定作用。
(5)人的主观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人的发展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包括:第一,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发展的内因,环境和教育是人发展的外因;第二,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第三,在教育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1. 材料
学生A: 学习英语语法对以后学习英语帮助很大
学生B:平面几何学的好,学习立体几何就简单了,知识之间有很大联系
学生A:不光知识这样,琴也是,会弹电子琴,钢琴也学得快
学生B:可有时候也不一样,会骑自行反而影响骑三轮车。
学生A: 有意思,很奇妙。
(1)请分析材料中两位同学谈话用到的学习原理。(10分)
(2)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一原理促进学生的学习。(8分)
答:(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根据是迁移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即两种学习之间相互促进。例如学习语法后对学习英语帮助很大;学习平面几何后对立体几何有帮助; 会弹电子琴就比较好学钢琴。
一种学习对另-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也就是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例如会骑自行反而影响骑三轮车。
(2)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精选教材。根据同化理论,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是决定新的学习与保持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迁移,教师应选择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兼顾学科自身的性质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状况及年龄特征和教学的循序渐进。
第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迁移。结构化: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的各种内在关系。一体化:教材的各构成要素能整合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网络化:网络化是一体化的引申,指教材各要素之间上下左右、纵横交叉联系要沟通、要突出各种基本经验的联结点、联结线,这既有助于了解原有学习中存在的断裂带及断裂点,也有助于预测以后学习的发展带、发展点,为迁移的产生提供直接的支撑。
第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1)依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教学安排应符合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列细节的顺序,即渐近分化原则。
2)依据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概念之间、原理之间、知识的前后连贯与单元纵横之间应体现出内在的关系和联系。
3)依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教材组织应由浅人深,由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
第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教师要善于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同时要让学生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鼓励同学之间开展学习方法和经验的交流等来促进学习的迁移。
1. 人类的教肓活动与动物的教肓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肓具有( )
A.延续性 B.模仿性 C社会性 D.永恒性
答:C
2. 决定教肓领导权和受教肓权的主要因素( )
A.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 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
C. 社会文化传统
D.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答: D
3. 当代教肓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肓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
A. 顺序性
B. 稳定性
C. 可变性
D. 个别差异性
答: D
4. 德国教肓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肓目的,这种教肓目的论属于(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集体本位论
D. 个别差异性
答:B
5. 在学校教肓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肓制度产生于(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答:D
6. 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 )
A.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实施
C. 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D. 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
答:A
7. 根据《基础教肓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
A. 分科课程
B.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 综合课程
D. 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答:B
8. 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在一个测验中,衡量是否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 )
A. 信度
B. 效度
C. 难易度
E. 区分度
答:B
9. 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 )
A.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
B. 直观性原则
C. 启发性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答;A
10. 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行为
答:D
11. 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肓的方法是( )
A. 榜样示范法
B. 品德评价法
C. 实际练习法
D. 情感陶冶法
答:C
12. 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洋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 )
A. 适应
B. 对比
C. 联觉
D. 合—
答:C
13. 小球十分内向,不爱说话,无论是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在家里,都少言寡语,这表明人格具有( )。
A. 整体性
B. 稳定性
C. 独特性
D. 功能性
答: B
14. 让小丽先后学习两组难易相当、性质相似的材料,随后的检査发现她对前面一组材料的回忆效果不如后面一组好,这是由于受到( )
A. 倒摄抑制
B. 前摄抑制
C. 分化抑制
D. 延缓抑制
答:A
15.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果的关系可以成( )
A. 波浪线
B. 斜线一
C. U型曲线
D. 倒U型曲线—
答:D
16. 孙斌经常想:“人为什么是两条腿”,一天想好几次,明知没有必要却又无法控制,以致影响学习和生活,他的心理问题属于( )
A. 强迫症
B. 焦虑症
C. 抑郁症
D. 恐怖症
答:A
17. 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在成人的指导下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为( )
A. 教学支架
B. 最近发展区
C. 先行组织者
D. 互相协助
答:B
18. 晓东在解决了困扰了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 )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效能感
答: B
19. 晓颖以为做事应该尽善尽美,绝不允许任何差错,因而平时稍有失误就极为焦虑,张老师通过改变认知偏差来帮助她克服这种焦虑,这种心理疏导( )
A. 强化法
B. 系统脱敏法
C. 消退法
D. 合理情绪理疗法
答:D
20. 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语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认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是( )
A. 有效说服
B. 树立榜样
C. 群体约定
D. 价值辨析
答:C
21. 小田热爰学习,关心同学,助人为乐,组织班级同学认真学习,她的这些品质属于性格里面的哪种特征? ( )
A. 态度特征
B. 理智特征
C. 意志特征
D. 情绪特征
答:A
二、辨析题(每题8,共32分)
22. 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肓。
答:错误。德育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的活动。包括四个方面: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题目对德育的理解过于片面,因而是错误的。
23. 直观教学是手段,也是目的。
答:错误。直观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运用多种直观手段,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和原理。因此它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或者说是一种教学原则。
24. 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
答:错误: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而注意的分散是由于个体劳累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注意力无法集中的现象,是被动而消极的。
25. 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
答:错误。班级非正式群体是学生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满足学生正常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人格的独立和发展;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非正式群体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26. 简述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答:(1)备课;(2)上课;(3)作业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査与评定。
27. 简述德肓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学生的心理矛盾是品德形成的动力。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德育活动与交往是一种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
(4)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前进的过程。
28. 简述激发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
答:
(1)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9. 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
答:教师的能力结构是指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主要包括下列几方面。
(1)教师的一般综合能力。教师的一般综合能力主要指教师具备广泛的基础知识;良好的人品;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健康的身心和一定的兴趣爱好。
(2)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要求教师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该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和趋势;形成学科的思维方式。
(3)教师的教育专业能力。教师的教育专业能力包括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较高的教师专业能力。
四、分析题(每题18分,共36分)
30. 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并且很自卑和孤独,但在老师和父母的指导下,有了很大的成就。
问:请结合材料分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18分)
答:(1)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但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尼克虽然没有手脚,但他的五官是正常的,并且具有大脑,这为他能够正常接受教肓提供了可能性。
(3)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环境在为人的发展中提供了现实条件,人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对象,手段和机会。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尼克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都非常好,这为他能够取得成就提供了现实条件。
(4)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与促进作用,因为学校教育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第二,学校教育由专业教师来施教;第三,基础教育处在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但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也不能起决定作用。
(5)人的主观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人的发展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包括:第一,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发展的内因,环境和教育是人发展的外因;第二,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第三,在教育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1. 材料
学生A: 学习英语语法对以后学习英语帮助很大
学生B:平面几何学的好,学习立体几何就简单了,知识之间有很大联系
学生A:不光知识这样,琴也是,会弹电子琴,钢琴也学得快
学生B:可有时候也不一样,会骑自行反而影响骑三轮车。
学生A: 有意思,很奇妙。
(1)请分析材料中两位同学谈话用到的学习原理。(10分)
(2)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一原理促进学生的学习。(8分)
答:(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根据是迁移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即两种学习之间相互促进。例如学习语法后对学习英语帮助很大;学习平面几何后对立体几何有帮助; 会弹电子琴就比较好学钢琴。
一种学习对另-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也就是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例如会骑自行反而影响骑三轮车。
(2)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精选教材。根据同化理论,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是决定新的学习与保持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迁移,教师应选择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兼顾学科自身的性质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状况及年龄特征和教学的循序渐进。
第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迁移。结构化: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的各种内在关系。一体化:教材的各构成要素能整合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网络化:网络化是一体化的引申,指教材各要素之间上下左右、纵横交叉联系要沟通、要突出各种基本经验的联结点、联结线,这既有助于了解原有学习中存在的断裂带及断裂点,也有助于预测以后学习的发展带、发展点,为迁移的产生提供直接的支撑。
第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1)依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教学安排应符合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列细节的顺序,即渐近分化原则。
2)依据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概念之间、原理之间、知识的前后连贯与单元纵横之间应体现出内在的关系和联系。
3)依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教材组织应由浅人深,由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
第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教师要善于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同时要让学生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鼓励同学之间开展学习方法和经验的交流等来促进学习的迁移。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笔试、面试解惑 怎么备考?
考试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 2020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科学》真题及答案
-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真题及答案
-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真题及答案
-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考试真题答案
- 2019上半年《高中体育》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
-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体育》真题及答案
热搜排行榜
互动交流
-
贵州教师资格证公众号
获取最新资讯
-
贵州教师资格证考生群
在线互动交流